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知唔知道自己點解又返到嚟呢度? 《今晩打喪屍》

《今晩打喪屍》某程度上的確是乏善足陳,尤其劇情推進丶人物編排上,但演員們是真的努力過且也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最看得出其用力的當然是 萬梓良吧~雖然牛榮這個角色由始至終都很平板(被兒子漠視ヽ一直愧疚説着要報恩,但沒有甚麼故事給他演...),但萬子還是很落力去拿捏那個角色的定位,那種粗聲粗氣聲大大的老一輩;
另一個不能不數白只吧,雖然只有一個位,但由哀求到奮起反抗的掙扎也不愠不火且交足戲
至於張繼聰?很多時也想起演化骨龍 那時候的張家輝.很那種既市井但不令觀衆討厭的搞笑,和白只之間的默契和互動,真的像兩個認識了些時候的好友間的自然而生的默契而不是硬生生演出來,不過有些時候會想張繼聰會否被定形了...
至於各女角,除了呉家麗是和劇情連得上關係,真一(顏卓靈飾)除了拍片丶帶出其神秘組織外,中段便完全消失了,連聶以旋(王敏奕飾)也只是在故事中段突然橫空而出,連背景設定也欠奉..

放了六個角色作整個故事的發展是否太多了,假如 只把重心放在兄弟情及親情和自我認同作方向,應該會較好處理吧~
我想故事的構思是「不要自我放棄」的那種,在一個嚴峻環境下認同自己且成長的故事,喪屍也其實可以是戰亂丶病菌取代,其實喪屍只是襯托,故事也太雜亂了,到底是戰隊打怪獸?家庭關係詩篇還是Inception(即是你看的所有也只是夢境而已~)
假如你不是因為王敏奕/顏卓靈而入場,或是你被頭尾兩段動畫吸引着,那麼我還是有辧法讓你消消氣的~
正如朋友所説,港産拍戰隊類的電影,想起的就只有這部了



至於你唔係話要保護地球?
你知唔知道自己點解又返到嚟呢度?
 咁你保護0左D乜?
兩個白只,試吓解讀為心魔作崇
點解要成日包剪揼?又成日輸?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I think you're extraordinary.

和最愛共渡良宵以後,才發現現實環境是無法共諧連理

Charlie Kaufman繼2008年的《腦作大業》(Synecdoche New York)後再一次自編自導,這次以定格動畫訴説了一個愛情故事(或許説是愛情故事也不太恰當,因為故事牽渉太多人生的遭遇和問題了),事業有成丶家庭(看似如意)丶對人處處防備的Michael Stone受邀講關於客戸服務的演講,在酒店裡遇上了一個令他找回自已的平凡女子...
聽上去會是一個愛情(或只是個一夜情)故事,但從劇情的發展,觀衆會慢慢發現Michael Stone這個角色的缺陷,而不是一個讓人産生好感的角色,而且更會發現Michael Stone其實患了fregoli delusion(名字和他們住的酒店一様-Fregoli hotel),患者會認為所有的人其實都是同一個人扮作不同的身份而已
I CAN"T LOSE YOU
Michael Stone雖然對Lisa表示「I CAN’T LOSE YOU」,而他對Lisa所承諾的最後沒有實現,還是過回本來的生活
或許有些觀眾訝異於用人偶拍的床上戲,其實早在2004年上映的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便出現過了(當然兩片不能一同比較,Team America是諷刺ヽ惡搞類,是South Park創作者的作品)











Charlie Kaufman為角色設定了fregoli delusion的缺撼為除了是表達Michael Stone的幻覺(?)[所有人都是同一把聲音]也合理化並解決了為何毎個人也是同一把聲音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The last word always belongs to the mountain. Everest(2015)珠峰浩劫

There is competition between every person on this mountain. The last word always belongs to the mountain.

 根據1996年5月發生在珠峰的慘劇而拍成的Everest.沒有選擇以災難片式鋪天蓋地.的特技去麻醉觀衆,而選擇較平實的手法敍述事件與人物,説「較平實」是因為這始終是電影而不是紀録片,所以當中還是會有些令人感到驚險的橋段、場面,但導演沒有以此手段持續刺激觀衆視覺神經,而只是一幕至兩幕僅數分鐘,就僅此而已
或許入場的觀衆都抱着看Vertical Limit(港譯:終極天險)(2000)那般擠滿-雪崩、爆炸、親情及(總有)人性暗面的橋段等商業元素又刺激的電影,也許是導演Baltasar Kormákur 故意選取以真實的方式呈現故事,令觀衆有些招架不來,因為想不到集Jake Gyllenhaal丶Keira Knightley等當紅演員的這部電影竟是如此平實,沒緊張刺激的拯救也沒置身雪山的驚險遭遇,就只有(如實)的敍事
1996年5月11日由Rob Hall作領隊的登山團因種種不利因素的阻延而比原定計劃時間遲了三小時才完成登上頂峯,最終更因遇上風暴而導致八名登山者死亡
前段對角色的鋪陳,事實上做得很不錯的,由Rob Hall領隊的團友各自也懷着不同的目標(且付了高昻的費用,毎人6,0000 USD)去佂服珠峰,當時有多達六隊不同的登山隊伍預定於同期登上珠峰,於是資深攀山領隊們和協助的雪巴人一起商議各隊的登頂時間,以避免人流堵塞在雪山上等待、Rob Hall作領的一隊人決定於1996年5月11日的正午十二時攻頂.同時間Scott Fischer的攀山隊亦於同日攻頂,但由於攀梯未設置,缺乏氧氣樽,隊員未能跟上的種種原因,令原定的登頂時間失預算足足遲了三小時,而山頂的天氣亦惡劣起來,使拯救人員亦未能作出有效的拯救....而導致慘劇發生
就事件的發生已有六本書各自描述,而導演則以其中一位生還者Beck Weathers獲救的過程作結
結束得有點兀突,但細心想真實事件中當Beck Weathers被雪崩活埋後也只有Beck Weathers一人生存下來.還有些甚麼可描述?

而電影中部份的珠峰畫面其實是來自1998年的同名紀録片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衝鋒車》‐‐‐底褲無論著喺出面定裡面,超人始終都係超人



「都話著住件龜衫,揸住架龜車,人人都當你係差佬架啦」---盧西發
放在今日的香港,這是否很貼切呢?
《衝鋒車》故事大概講述一班從前是大賊但已做回正行的江湖人碰上另一班冷血悍匪一晩所發生的(搶錢及雙方搶回自己同伴)角力及比併再加上一位因為遺失警帽而捲入事件的故事

導演(同樣是編劇的)劉浩良度了很多具地道特色的對白,那些就算翻譯成英文,外國人也未必能了解的港式笑話丶諷刺(説外國人未必能了解,是因為那晩看的時候,坐着前排的幾位外國觀衆在看畢全片後有些迷惘及對本地觀衆何以如此拍爛手掌不明所以)
電影的瘋狂程度真的拍得住從前周星馳的笑片.《衝鋒車》過程中搞笑的多是群戲或錯摸而引發,錯摸如雙方的「人質」.因着種種原因而發生的尶尬及對峙(?)及對白對於一些生活上邏輯的搞笑(如:當Johnny換上警察制服以槍指着發時
Johnny:「警察咪郁,舉高雙手」
發舉起手後問道:「唔郁又點舉高手呢?」)(錯摸如姜晧文一邊的悍匪,因為自己的女伴不見了,不停地打去盧西發那邊,卻又不斷被cut線,雖是殺人不眨眼的悍匪,卻為不見了自己的女人而心煩但又不斷被人cut線落面)
不過在笑的背後,故事亦用上了不少篇幅去談自我認同丶身份的問題
尤其徐安良因為困惑於自己的臥底身份而調回軍裝,在遇到改裝衝鋒車以後,説道:「著咩都唔重要,制服係著俾出面嘅人睇嘅」
或許不少人會對號入座地把《衝鋒車》認為是「後雨傘運動」的電影,不過這只是一廂情願啊,因為《衝鋒車》早在上年十月已有預告片了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God help the girl(戀戀小情歌)

假如電影就只是以影像和聲音説故事,那麼Stuart Murdoch的這次嘗試只算是成功了一半而已,在影像上的(尤其服飾造型及色彩繽紛的場景)和一首首由片中角色唱出的歌曲,另一半
你肯定會以為色彩這麼鮮艷、強烈的God help the girl會是像童話般開心、甜蜜吧...事實再次證明Trailer是不能完全相信的 ,因為God Help The Girl不太是那種為你一下子充滿正能量離開戲院、叫你不顧一切去追逐夢想然後大團員的故事,而是有着現實總是帶幾分殘酷的(當然也在於你怎樣看Eve James & Cassie間的那個短暫而快樂的夏天吧~)
當Eve對James表達出已厭倦出入療養院的那段及之後James的自白,好像是對着我説,而James的自白則説出了選擇了悠閑、開心的其實是真的很清楚自己,只是有太多人不了解而已

而其實拍攝本片的部份資金是從KickStarter上集資回來的,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It's you?It was always me (Transcendence)超越潛能


 探討人工智能的故事,好像一直是Hollywood最受歡迎的題材,從80s'不同類型對科技失控産生恐懼提出想法的電影到21世紀的今日,進而以科技作包裝去探討人性,ヽ哲學等,而來到今時今日資訊科技發展得快得超乎想像,人人也沉迷並依賴電子産品帶來的方便,而人與人的距離看似拉近了,卻其實因科技而變得感情表達疏離得前所未有卻從不覺得
故事講述Will Caster設計並創作了前所未見的人工智能.它透過學習人類的情感等元素作出自我進化, Caster亦因此成為了一班反科技激進組織的刺殺目標,其妻子Evelyn和他的研究夥伴Max Waters決定作一個最冒險的嘗試-把Caster的意識上傳到機器上....

電影中對電腦「下載」了人類情感與真實人類情感間不同的道德觀作出了一些小討論
A.I和人類情感是否有不同?
Joseph Tagger( Morgan Freeman飾)兩次在參觀時也對當中的「人工智能」同樣問道,"Do you have conscious?"而得到的答案?「Do You ?」,在第一次的參觀,觀眾們很了解那是被創造的人工智能,但第二次在電腦「下載」了Caster的「意識」後,就連Evelyn也迷惘起來,直至電影結束前,恐怕連觀眾也不能確定晝面上所見的是真的Caster還是只是希望控制一切的人工智能?(唯一肯定那始終是Johnny Depp)
對科技應恐懼還是更依賴?
那個反科技激進組織是有名字的,他們下毒丶利用炸彈把研究人工智能的人一一清除,希望從而制止(至少在R.I.F.T.眼中)這個危險的實驗,其後Bree與Max的談話内容,原來早在Dr.Will Caster的成功前,研究人員曾嘗試把猴子的意識上傳到電腦上,上傳到電腦上的猴子變成不用吃不用喝但猴子卻充滿痛苦,整天到晩都在嗌,最後學生們決定把電腦關掉,而當Dr.Will的意識上傳到電腦後,他(它?)的第一個請求是連接上互聨網,獲得更多資訊,接下來Will吩咐Evelyn用他在股票市場上所「取」的資金去建一座Data Center,繼續作不同的研究及建設,並成功研究出納米的應用,但更進一歩的以納米用作醫療用途後,人工智能也似乎有些想法,尤其當人工智能表示“We're not going to fight them, we're going to transcend them."去應付要毀滅Data Center及他時,最後觀衆才意識到,陪伴了Evelyn這麼久,是真的如假包換的Caster

故事上的鋪排上是有條不紊了,不過「病毒具現化」和「納米入侵並控制」這兩個概念真的有趣且奇怪

在看Transcendence時,腦中想起Joanthan Nolan和J.J Abrams一同創作的Person Of Interest,到底我們應怎看待電腦和人工智能?是奉為神祇,相信其一切判斷,還是把之看作工具,運用其卓越的能力方便日常生活?


.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布達佩斯大酒店)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

又來到WesAnderson的世界,這次我們來到位於布達佩斯的酒店

 

一位毎年總會到(這曾經光輝過的)酒店住上段時間的作家在大堂遇上位謎樣老人,細問之下才知老人原來是酒店擁有人而且是他的書迷,二人在共享晩餐的同時,這位Mr. Moustafa開始把他繼承酒店及自己的過去娓娓道來.....
 這次WesAnderson為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請來的賓客除了合作過的Bill Murray,Edward Norton等演員外,還有Ralph Fiennes(他演出的Voldemort,相信最為大眾記得吧),還有Saoirse Ronan,Mathieu Amalric客串
故事從遺囑及一幅畫而釀成的冤獄所發生的故事,裡面牽渉的種族,友情,為財産而引起殺人等原素,比起WesAnderson之前電影所着眼的主題來得多及(少許)嚴肅,不過電影既然歸類為Comedy,探討的也不會太沈重的,(除了近尾聲的一段B&W,畫面雖然畫面沒甚麼感觀上的暴力出現,但當畫面打出Gustave的下場,,,,,)
而故事靈感實則來自奥地利作家Stefan Zweig,導演WesAnderson不諱言表示劇本是向Zweig的Beware of Pity及Post-Office Girl"偸師"
Anderson unabashedly claimed to havestolen" from Zweig's novels Beware of Pity and The Post-Office Girl in writing the film"
 而在角色造型/設計及開場的一段上,導演也有向作者致敬.尤其Ralph Fiennes飾演的Gustave.H及Jude Law的年輕作家(當然在開場那説書的老作家也是吧),而酒店為何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似乎和作家Stefan Zweig,也有些關係吧),而雖説是布達佩斯大酒店.但電影這種魔術嘛~不説不知電影其實主要取景於德國
在電影開首不久有這樣的一句對白
很多人也以為作家的靈感源源不絶,其實作家只是細心留意身邊人的故事

WesAnderson的電影最吸引我的其實是他的VFX特技,感覺很粗糙卻很吸引我

但在這毎個人也只顧低頭的年代,人們好像也變得對別人的故事不太重視...




片外延伸的二,三事


至於這幅Boy with Apple在片中敘述由Johannes Van Hoytl the Younger所畫,事實亦有一段小故事
導演兩年前邀請了一位英國畫家創作,而並不是文藝復興的作品
故事在這裡:http://theweek.com/article/index/259203/the-untold-story-behind-the-grand-budapest-hotels-boy-with-apple


最後送上可説是片組最有趣又最有心思的
還記得片中Saoirse Ronan做的甜品店Mendl?她做的Courtesan au Chocolat,連獄卒看到也不捨得整爛,送給朋友們,似乎也不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5lZkpDxnc